查看原文
其他

辅导员领学党史丨基石广场的红色印记

学生工作部(处) 集美大学 2022-05-05

民主堡垒  革命摇篮

本期的《辅导员领学党史》由辅导员林炜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福建的“民主堡垒,革命摇篮”。



革命火种的孕育


1919年“五四运动”爆发。这场标志着“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”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。

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厦门,各种思想竞相在集美传播,青年的革命意识被唤醒,革命热情日益高涨。在民主开放的集美学校里,学生们不仅能时常听到蔡元培、黄炎培、鲁迅等著名学者、进步人士的专题讲座,在图书馆里也能看到《共产党宣言》、《新青年》、《社会主义论文集》等革命书刊,李觉民、罗明、罗扬才等进步青年在这里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,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。



1924年10月,李觉民、罗明、罗扬才等人,联合一批先进青年成立“福建青年协进社”,创办了《星火周报》,宣传研究马列主义。1925年6月,李觉民、罗扬才等七人在集美学校三立楼成立了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,李觉民任共青团支部书记,自此革命星火在闽西南大地点燃,红色基因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


革命精神的传播




1926年2月,罗扬才、李觉民、罗秋天三人在厦门大学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。随后,集美学校师范部和集美小学党支部也相继建立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集美学校的先进青年、共产党员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,率先组织马克思主义进步团体,率先组织拥护国共合作的革命团体。


集美学校党的活动也逐渐超越校园的范围,走向城市,走向农村,进行多种形式的革命活动,点燃了八闽大地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。中共闽南特委委员罗扬才于1927年1月与杨世宁等出色地领导了厦门工人运动,发动工人开展以“二五”加薪为目标的罢工斗争;1927年4月3日,在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事变时被捕,在狱中仍坚持斗争,6月2日在福州殉难。从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走出来的第一批共青团员刘端生,为厦门工人运动和迎接北伐军入闽做了大量的工作,1927年5月兼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,领导厦门的革命斗争;随后赴平和参加武装斗争、领导汀连苏区开展土地革命,于1932年2月7日在闽西遇难牺牲。

    正是无数个如他们一样从集美学校走上革命道路的革命先辈,为闽西南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,在闽西南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绚丽的印记。因此,集美学校也被誉为福建的“革命摇篮”,成为闽西南及厦门地区的革命发源地,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的“教育基地”。 


红色基因的传承



    为纪念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的成立,集美大学全体团员于2001年以缴交特殊团费的方式捐建了“基石”雕塑。它以团旗为主题,由迎风飘扬的旗帜、火种、基石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大写的“1”字,象征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的建立,也象征着一面永远屹立不倒的旗帜,激励着后来者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。

雕塑上罗扬才等当年共青团厦门支部七位团员的面庞坚毅,仿佛在述说那段波澜壮阔、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,而他们的目光尽头,就是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成立时的所在地——集美学校三立楼。

    现如今的基石广场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,是我校开展团学教育的重要基地,也是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。



走进基石,聆听基石,集美学校师生那段追寻革命真理的历史被定格成雕塑,但故事不会到此结束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所说,“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、共同前进的一代,生逢盛世,肩负重任。”



作为后来者,集大学子必将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,继承红色基因,赓续革命精神血脉,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,在新长征路上再谱辉煌篇章!


策划、视频来源丨学生工作部

通讯员丨王征

动图丨 王星惠

平台编辑 李思雨

责任编辑 侯媛培

审核 沈哲琼


往期回顾
🤚 筑梦深蓝!集大再获院士加盟!
😎“双代会”召开!奋力开启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新征程😎 红色传承!听老党员讲党史话初心……😛 “一家人,就是要整整齐齐”!
😁5天,他们制造了一艘“海洋复兴号”......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